【幫搜懷孕育兒】 產後該如何恢復身體?坐月四階段調理,進補助你恢復元氣!

分享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email
Share on whatsapp

還未成為會員? 立即登記

傳統養生觀念認為,懷孕生子對女性身體耗損極大,產後第一個月的「坐月」相當重要。適當的休息和飲食調理能幫助身體恢復,改善諸如惡露、腹痛、便秘、關節疼痛、精神緊張和抑鬱等不適症狀。現代在職媽媽通常只有六星期的產假,比傳統坐月時間短很多,因此需要根據自身需求適時進補,盡快康復返工。 

然而,許多新手媽媽對坐月的觀念存在誤解,認為只要多進補、多休息即可,卻忽略了根據個人體質和狀況調整飲食的重要性,反而可能導致更多健康問題。由於分娩過程中失血過多,產後身體通常呈現氣血不足和血瘀情況,進補飲食需循序漸進。懷孕生子是女性重大事件,耗損大量氣血和元氣,必須循序漸進地調理和進補,才能有效恢復身體。因此,坐月調理可分為4個階段。

🌟【坐月階段1】:休養期 (產後第1-10天)  *重點:排惡露、調理脾胃,需清淡飲食

懷孕期間,媽媽的臟腑受到長時間擠壓,要是一生完就急著進補容易造成身體負擔,最佳做法是先讓臟腑「歸位」才有利後續調理。特別是脾胃,它們是吸收營養、產生氣血的重要臟腑,唯有先恢復正常運作,才能發揮進補功效,滋補、生冷飲食都應避免。同時,剛生產完子宮仍有血瘀情況,因此化瘀、排惡露也是產後1-10天的調理重點。

🌟【坐月階段2】: 溫補期  (產後第11-20天)   *重點:調養氣血、通乳,溫補為佳

可開始採用溫補飲食調理,並且加入黃耆、紅棗、川芎、山藥、黨參等藥材,有助於養脾胃、提升消化吸收功能,有助於氣血生成。此階段的調補氣血不僅有利媽媽恢復,對於哺乳、催乳也有很大幫助,建議食補方面可再加入王不留行、青皮、柴胡、通草等通乳藥材,有助於暢通乳腺、分泌乳汁。

🌟【坐月階段3】:大補期 (產後第21-30天)  *重點:補腎養身、增加元氣,適合大補

坐月的第3階段可開始進行「大補」,意即可在補品中加入滋補的肝腎藥材,像是冬蟲夏草、杜仲、何首烏等,可幫助滋補腎氣、強化筋骨,改善產後腰痠背痛的情況。此階段的調補也能幫助媽媽增加體力、元氣,讓產後恢復更升級。

🌟【坐月階段4】:保養期 (產後第31天之後)  *重點:可繼續執行坐月飲食,有助調理體質

進入坐月第4階段,此時媽媽已可恢復正常作息,飲食上建議可繼續採用補氣血、補肝腎等坐月飲食,除了加強氣血生成、強筋骨、改善腰痠背痛問題之外,也有助於緩解產後掉髮情況,針對懷孕前的婦科宿疾(例如經痛)也可透過坐月食補來調理,從根本改善體質,提升身體免疫力。

**註 : 產婦進補前,應先查詢註冊中醫師或醫生診斷體質,再判斷是否適合服用。

  • title_icon_newsletter 訂閱

立即訂閱,優先掌握幫搜最新推廣及優惠!